翌日,午时。
下着丝丝小雨,天显得更冷了些。
在百余侍卫军的护卫下,杨义和张平走出洪福客栈,上了马车,往兴庆府衙而去。
洪福客栈到兴庆府衙说不上远,但走路也要一刻多钟的时间,加上此时下着小雨,便用马车来送两人过去。
马车内,杨义手握长刀,一身黑色甲胄从未离身,就算是昨晚睡觉的时候,他依旧将甲胄穿着,是防范,也是杨义的习惯。
只要心中认为不是安全的地方,他除了换衣服和洗澡外,从未褪去过甲胄。
此时见张平一身暖和的貂裘大衣,出口问道:“你的甲胄呢?”
“太沉了,没穿。”张平知道杨义为什么这么问,无所谓说道,“杨将军莫怪,在下只是觉得这城中安全,所以没着甲,料这些党项人不敢如何。”
闻言,杨义没再说什么,他原本也只是随便问问。
再说了,别说党项人不敢动手,就算真要动手杀了他们两人,穿上甲胄也没有多少作用。
可就这时,杨义眉头猛然一蹙,随即伸手抓住张平的胳膊,猛然发力。
张平矮小的身体被杨义这么一抓,身体猛然移动,待张平回过神,看向方才所坐的位置,就看见了两根箭矢插在了那里。
张平不由一惊,身体都因为突然的害怕颤抖起来。
耳畔,响起了杨义的吼声:“趴下。”
闻言,张平几乎是下意识地将身体趴在了马车上,还有箭矢穿过了马车,射了进来。
杨义刚想掀开马车帘子,其中一根箭矢就飞了过来,插在了他的左臂上。
外面,带队的中年军官第一时间便听到了箭矢飞掠声音,一看对方的目标是马车里的府州军使者,他急忙大喊:“保护来使,保护来使。”
二三十个举着盾牌的侍卫军将马车围起来,双手高举盾牌,为了挡住飞掠而来的箭矢,有的甚至中箭倒地。
此处是长街,长街两旁皆是两层以上的楼舍。也是因为如今兵临城下的局面,长街上往来之人非常少。
而偷袭射箭的人,正在两边楼舍的二楼,中年军官粗略估计,两边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弓箭手。
愤怒之下,他大喊一声:“一个都别放跑了,给我上楼抓住他们。”
闻言,除了举着盾牌护住马车的二三十人,其他人寻找弓箭手的方向,拔出马刀,撞开房门,迅速上了楼。
没多久,事态平息。
长街上多了七具血淋淋的尸体,还有四个被活捉的偷袭者,其中两人还被打断了双腿,正趴在长街的石砖地面。
中年军官没去理会这些人,而是想先跑去看看马车内的两名府州军使者是生是死,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两个人的生死意味着什么。
中年军官越想越慌,感觉事情搞砸了。
毕竟飞进马车里的箭矢并不少,况且马车里的两人如今也没下来。是不是意味着,两人都被飞进去的箭矢给射死了。
就在他慌忙拉开马车门帘的时候,一把长刀的刀尖猛然抵在了他的喉间。
只是令中年军官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刻不仅不害怕,反而重重松了一口气。
他看到了一直身着黑色甲胄的青年使者正用刀抵在了自己的喉间,还看见了趴着,身体还在颤抖的中年使者,这说明着这两人都没死,事情没有搞砸。
这边杨义用刀抵在中年军官脖颈处的场面,许多侍卫军都已发觉,纷纷赶了过来,见到这场景,下意识将手中长刀指向杨义,只听中年军官喝道:“都放下武器,怎么敢拿刀对着贵使?”
杨义并没有因为中年军官的话放下手中长刀,关键他也听不懂党项语,即使他知道是中年将领的话,那些侍卫军才纷纷放下了刀,
想到方才的凶险,杨义冷冷质问:“你们……是什么意思?”
中年军官被长刀抵住脖颈,一动也不敢动,见杨义这么问,又因为不懂汉语,只得看向了还趴着的张平。
张平这时缓缓起身,瘫坐在另外一侧的座位上,用党项话对中年军官说道:“我家将军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张平翻译了杨义的话,但语气并没有杨义的冰冷,甚至还因为之前的险象环生,弱了质问的气势。
中年军官却不敢看不起张平,因为和他说话的是这个一直穿着甲胄的青年人,而这个青年人给他的感觉绝对不一般。
他连忙解释:“贵使大人,这里面有误会,这些弓箭手不是我们的人,贵使若是不信,我们会查出他们的身份,给贵使一个交代,给府州军一个交代。”
中年军官心里其实也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人想要破坏此次谈判大事。
要知道,若是这两人今日有个三长两短,那府州军肯定会放弃谈判,直接攻城。
那究竟是什么人想人府州军攻城?
想不通,中年军官也不去想,反正还有活口,带回去严刑拷打一番,也不怕这些人不交代。
杨义听完张平的翻译,侧头看了看外面的那七具尸体,还有那四个还活着的偷袭者。
他其实能想明白,这些侍卫军不会是杀自己的人,如果是,不会这么麻烦,而且看样子这些侍卫军的几名士卒也身上也挂了彩。
思虑以此,杨义缓缓收回手中长刀,嘴上却还是冷冷说道:“不是你们做的,却是在你们这里出的事,不给个完美的交代,这事不算完。”
“一定,一定。”只能军官看到了杨义左臂上插着的箭矢,连忙对身旁手下说道,“贵使大人受了箭伤,你先去府衙,让那边准备好大夫。”
“属下遵命。”
那士卒说着骑上马奔腾而去。
队伍继续往兴庆府衙而去,没多久,便到了门口。
杨义和张平相继下了马车,在中年军官的带路下,走进了府衙,来到了前堂。
堂内中间,摆放着长长的木桌。
木桌右边,坐着五人,房当户,往利群,颇超,兴庆府知府,还有另外一个令杨义有些没想到的,那就是昨天城墙上见到的那个郡主。
下着丝丝小雨,天显得更冷了些。
在百余侍卫军的护卫下,杨义和张平走出洪福客栈,上了马车,往兴庆府衙而去。
洪福客栈到兴庆府衙说不上远,但走路也要一刻多钟的时间,加上此时下着小雨,便用马车来送两人过去。
马车内,杨义手握长刀,一身黑色甲胄从未离身,就算是昨晚睡觉的时候,他依旧将甲胄穿着,是防范,也是杨义的习惯。
只要心中认为不是安全的地方,他除了换衣服和洗澡外,从未褪去过甲胄。
此时见张平一身暖和的貂裘大衣,出口问道:“你的甲胄呢?”
“太沉了,没穿。”张平知道杨义为什么这么问,无所谓说道,“杨将军莫怪,在下只是觉得这城中安全,所以没着甲,料这些党项人不敢如何。”
闻言,杨义没再说什么,他原本也只是随便问问。
再说了,别说党项人不敢动手,就算真要动手杀了他们两人,穿上甲胄也没有多少作用。
可就这时,杨义眉头猛然一蹙,随即伸手抓住张平的胳膊,猛然发力。
张平矮小的身体被杨义这么一抓,身体猛然移动,待张平回过神,看向方才所坐的位置,就看见了两根箭矢插在了那里。
张平不由一惊,身体都因为突然的害怕颤抖起来。
耳畔,响起了杨义的吼声:“趴下。”
闻言,张平几乎是下意识地将身体趴在了马车上,还有箭矢穿过了马车,射了进来。
杨义刚想掀开马车帘子,其中一根箭矢就飞了过来,插在了他的左臂上。
外面,带队的中年军官第一时间便听到了箭矢飞掠声音,一看对方的目标是马车里的府州军使者,他急忙大喊:“保护来使,保护来使。”
二三十个举着盾牌的侍卫军将马车围起来,双手高举盾牌,为了挡住飞掠而来的箭矢,有的甚至中箭倒地。
此处是长街,长街两旁皆是两层以上的楼舍。也是因为如今兵临城下的局面,长街上往来之人非常少。
而偷袭射箭的人,正在两边楼舍的二楼,中年军官粗略估计,两边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弓箭手。
愤怒之下,他大喊一声:“一个都别放跑了,给我上楼抓住他们。”
闻言,除了举着盾牌护住马车的二三十人,其他人寻找弓箭手的方向,拔出马刀,撞开房门,迅速上了楼。
没多久,事态平息。
长街上多了七具血淋淋的尸体,还有四个被活捉的偷袭者,其中两人还被打断了双腿,正趴在长街的石砖地面。
中年军官没去理会这些人,而是想先跑去看看马车内的两名府州军使者是生是死,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两个人的生死意味着什么。
中年军官越想越慌,感觉事情搞砸了。
毕竟飞进马车里的箭矢并不少,况且马车里的两人如今也没下来。是不是意味着,两人都被飞进去的箭矢给射死了。
就在他慌忙拉开马车门帘的时候,一把长刀的刀尖猛然抵在了他的喉间。
只是令中年军官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刻不仅不害怕,反而重重松了一口气。
他看到了一直身着黑色甲胄的青年使者正用刀抵在了自己的喉间,还看见了趴着,身体还在颤抖的中年使者,这说明着这两人都没死,事情没有搞砸。
这边杨义用刀抵在中年军官脖颈处的场面,许多侍卫军都已发觉,纷纷赶了过来,见到这场景,下意识将手中长刀指向杨义,只听中年军官喝道:“都放下武器,怎么敢拿刀对着贵使?”
杨义并没有因为中年军官的话放下手中长刀,关键他也听不懂党项语,即使他知道是中年将领的话,那些侍卫军才纷纷放下了刀,
想到方才的凶险,杨义冷冷质问:“你们……是什么意思?”
中年军官被长刀抵住脖颈,一动也不敢动,见杨义这么问,又因为不懂汉语,只得看向了还趴着的张平。
张平这时缓缓起身,瘫坐在另外一侧的座位上,用党项话对中年军官说道:“我家将军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张平翻译了杨义的话,但语气并没有杨义的冰冷,甚至还因为之前的险象环生,弱了质问的气势。
中年军官却不敢看不起张平,因为和他说话的是这个一直穿着甲胄的青年人,而这个青年人给他的感觉绝对不一般。
他连忙解释:“贵使大人,这里面有误会,这些弓箭手不是我们的人,贵使若是不信,我们会查出他们的身份,给贵使一个交代,给府州军一个交代。”
中年军官心里其实也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人想要破坏此次谈判大事。
要知道,若是这两人今日有个三长两短,那府州军肯定会放弃谈判,直接攻城。
那究竟是什么人想人府州军攻城?
想不通,中年军官也不去想,反正还有活口,带回去严刑拷打一番,也不怕这些人不交代。
杨义听完张平的翻译,侧头看了看外面的那七具尸体,还有那四个还活着的偷袭者。
他其实能想明白,这些侍卫军不会是杀自己的人,如果是,不会这么麻烦,而且看样子这些侍卫军的几名士卒也身上也挂了彩。
思虑以此,杨义缓缓收回手中长刀,嘴上却还是冷冷说道:“不是你们做的,却是在你们这里出的事,不给个完美的交代,这事不算完。”
“一定,一定。”只能军官看到了杨义左臂上插着的箭矢,连忙对身旁手下说道,“贵使大人受了箭伤,你先去府衙,让那边准备好大夫。”
“属下遵命。”
那士卒说着骑上马奔腾而去。
队伍继续往兴庆府衙而去,没多久,便到了门口。
杨义和张平相继下了马车,在中年军官的带路下,走进了府衙,来到了前堂。
堂内中间,摆放着长长的木桌。
木桌右边,坐着五人,房当户,往利群,颇超,兴庆府知府,还有另外一个令杨义有些没想到的,那就是昨天城墙上见到的那个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