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张邦昌闻言,算是得到了叶凡想用自己的决定,立即拱手俯身,开口表了忠心:“草民张邦昌在此立誓,定当忠于大乾,忠于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有一日,张邦昌作奸犯科,做出有害于大乾之事,就算人头落地,也绝无怨言。”
  对于张邦昌的此番誓言,叶凡不甚在意,话说得如何好听,终究只是话,叶凡要看的是行动,于是他淡淡说道:“张邦昌,记住你今日之言,如果有一日朕发现你做了令朕太过不满之事,像你说的那样,人头落地。朕也无论你在宋廷是忠是奸,但朕重用于你,你便好生珍惜这个机会,为大乾好好做事。”
  “草民张邦昌,定当谨记。”
  训话,警告已经结束,叶凡一挥袖袍,说道:“张邦昌,听封。”
  “微臣在。”
  张邦昌跪地拱手,连自称也从草民变为了微臣。
  “朕封你为礼部侍郎,官阶正三品。如今大乾初立,缺乏人才,朕命你,兴科举,为大乾选举人才。”
  张邦昌闻言心中大喜,如此恩德,差点让他感动得泪水破眶而出,他俯身叩头:“微臣张邦昌领旨,谢主隆恩。”
  叶凡又对张邦昌交代些事宜,赐予身份腰牌,便让张邦昌退下。
  离开不远,张邦昌便在一处皇宫长廊遇到了相向而来的杨义。
  如今的杨义,已经不像曾经那样身着甲胄,而是穿上了一身红衣官袍。
  已经贵为正二品礼部尚书的他,如今只有二十七岁,算得上青年得意了。
  事实上,以杨义的资历,如果在宋廷,根本做不了这样的高官。
  跟随叶凡之前,杨义虽然考中了进士,但他只是清源县的一个从九品县尉官员,并没有太多做官的经验。
  这也跟他刚刚中了进士有关。
  按宋朝科举制度,举人大多做不了真正的朝廷命官,譬如中举的胡文清,只能在府衙混一个九品之外的押司职位,是为小吏,并不算官。
  举人只有考中进士才能做官。
  而大多数中了进士的人,起点低一点的从县尉做起,比如杨义,之前就是清源县的县尉。
  高一点的则从县令做起,当然了,这其中的门门道道也很多,比如托托关系,直接在京城任职的也有,从人类有了文明自千年之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多说。
  杨义资历确实低,但大乾刚刚成立,叶凡并没有太在意那些,只要是自己信任,而且相信其能胜任这个职位,叶凡便会重用。
  叶凡甚至将只是举人的胡文清,封为了工部尚书,令其重点关注火器方面的研究。这也很适合他,毕竟胡文清之前一直在都作院做事。
  长廊上,两人还没走近,便已认出对方,杨义有些讶然,不知道张邦昌为何出现在此,张邦昌却没有想太多。
  方才叶凡的交代里,他知道如今的礼部尚书便是杨义,兴科举,选拔人才,作为礼部尚书的副官礼部侍郎,他要协助共事的就是杨义。
  于是还没走近,张邦昌已经换上了一张笑脸,临近杨义,他拱手主动礼貌问候:“杨大人,日后,你我便是同僚了。”
  “什么意思?”杨义皱眉,打量着穿着普通长袍,几处还打着补丁的张邦昌。他也看到了张邦昌刚刚挂在身上的身份腰牌。
  因为腰牌外层镀金,与张邦昌身上打着补丁的长袍有些显得格格不入。
  张邦昌这时出言解释:“方才陛下召见,封下官为礼部侍郎,命下官与杨大人共兴科举,为大乾选举人才。”
  理论上,侍郎是尚书的下属。
  但到了这种地位,侍郎面对尚书之时,已经无需与下官自居。张邦昌自称下官,算是表现了自己的谦卑。
  得到张邦昌的解释,杨义这才明白张邦昌的意思,也知道了张邦昌身上为何挂着金色身份腰牌。
  他也有些没想到,叶凡会重用张邦昌,而且还将张邦昌安排在了自己的礼部。
  不过他并没有想多,只是觉得叶凡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此时知道张邦昌被封为礼部侍郎,眼中也稍稍透露出了敬意:“原来如此,张大人,陛下也召见了本官,便先失陪了。”
  “杨大人慢走。”
  说着,两人各自离开。
  没多久,杨义来到了叶凡所处的那座两层亭台楼阁。
  “微臣杨义,参见陛下。”
  杨义对着石椅上悠闲坐着的叶凡躬身作揖,开口问候。
  “免礼吧。”
  “谢陛下。”
  叶凡打量了杨义一眼,然后说道:“脱下甲胄,穿上官袍,你可还习惯?”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能替陛下分忧,微臣便会习惯。”
  杨义的回答,有迎合的意思,但叶凡知道,这大概是杨义的真心话,为此也满意杨义的回答。
  不过叶凡还是说道:“朕当了这皇帝,身边许多人也变得疏远了些,连你也会迎合着朕的问话了。”
  “微臣所言确是真心话。”
  “朕也没说你不真心。”叶凡也不多说,直入话题,“今日诏你,是为了科举一事。想必你过来的路上,已经遇到了张邦昌。”
  “微臣确实遇到了张邦昌,还知道陛下册封他为礼部侍郎。”
  “所以你觉得,朕的此番决定如何?”
  “陛下此举,甚好。”
  “好在哪里?”
  “微臣虽然是礼部尚书,但资历不够,科举难以服这西南文人,但张邦昌曾是宋廷宰相,能够服众,而且深知科举规程,有利于兴科举,为我大乾选举人才。”
  “确实是因为这两点,朕才重用与他。但朕不是太相信他,所以今日让你前来的最终目的,便是让你与他共事的过程中,多留一份心,决不能出现舞弊的情况,不可让有才者被埋没,无才者进入殿试。大乾初立,朕不缺兵将,但缺文臣,所以兴科举,选拔人才至关重要,这也是朕让你当着礼部尚书的原因,因为朕信得过你。”
  “微臣,定不负陛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