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一封军报落入赵庆手中。

  是西边的,王庭已破,活捉白泽,追击巴图三百里,俘虏两万敌军,并正在向着三山部族进攻。

  看来西边的战线要结束了。

  赵庆心中大定。

  如此便有足够的兵力应对东边的天阳国了。

  又是三日后,一封密信放在了赵庆案上。

  北方锦衣卫传回来的。

  金泽那边貌似和一群半兽人搅和到一起了。

  据情报信息来看,北山郡那边出现了一个狗头人部落,约莫万余人。

  单单是普通狗头人倒也不可怕,这个种族注定是以量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

  不过情报上却说这些狗头人的战斗力很强,一个至少能当得上普通狗头人三个。

  肌肉线条分明,身高也不是普通狗头人那样一米都达不到的身高,平均都在一米二左右。

  这就让赵庆有些意外了。

  细细思索片刻,肌肉线条分明的狗,再加上战斗力强,那八成就是比特犬了。

  “陈鹤,让孔明过来。”赵庆吩咐一句。

  “诺!”陈鹤迅速出去。

  不一会儿孔明走进观湖阁。

  赵庆将准备好的情报拿给他,问道,“北边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

  孔明没有回答赵庆,而是一礼,随后看了眼情报。

  没有让赵庆等太久,孔明抬起头,和上密信,“师尊,我认为可以向金泽他们动手了。”

  “哦?”赵庆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金泽他们建的城池还才开工没多久,想要等他们建成在怎么也要两个月时间。

  而按赵庆的想法,是等金泽他们把城池建好后,发展起来了,再派大军兵临城下,伙同金泽军当中的暗子,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试想,敌军兵临城下,结果己方除了自己都是对方的人,那场面,别提多精彩了!

  “他们都发展速度太慢了。”孔明淡淡说道,似是非常不屑金泽的种种行为。

  讲道理,金泽还真不算太慢,靠着残兵败将如今集结了十万人占地为王。

  虽然其中有赵庆放任不管以及天阳国扶持的原因,但仍然也是不错的了。

  “师尊认为,目前我们的敌人是谁?”孔明绕过北山郡的问题,反问赵庆。

  “天阳国?”赵庆第一时间便想到的是兵力、人口各方面都强于大楚的天阳国。

  本来雄鹰部也算的,但如今西部战况大好,已经没办法作为大楚的敌人了。

  只见孔明缓缓摇头,正色开口,“天阳国虽强,但战兵、人才以及王者均不如我们。

  而且天阳国如今被最东边的敌人牵制,胜负犹未可知。”

  “那最东边的那个未知势力?”赵庆再次猜测。

  可惜孔明还是摇摇头,缓缓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天阳国不算弱,就算未知势力打败了天阳国,但其自身依旧会损失惨重。”

  孔明说完一顿,讲出自己的想法来,“学生认为,我大楚的敌人一直是大楚本身!”

  “我们的基础太过薄弱,在军事方面我们并不输于这几个敌人,但内部却有很多隐患。”

  “目前的大楚,制造业集中在澜湖郡,而农业方面发展也不足。

  以学生来看,可从北山挖掘运河,通往澜湖,将未来的制造业集中在北山郡,而北山郡一旦制造业发展起来,人口便会迎来增长。

  至于西边的无尽草原,要不了这么多人,那边也将成为我们未来的养马场。”

  的确,无尽草原要不了这么多人,雄鹰部之所以一发现大楚便匆匆忙忙发动东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口太多,无尽草原负担不起。

  “至于澜湖郡,应当大力发展农业,若拿下星空平原,再将农业重心转移。”

  孔明的几个规划算是非常符合目前大楚的发展了。

  赵庆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大楚的内部一直是赵庆的心病,陈洺的内政强归强,但在这个一切都要从头来的时代也是分身乏术。

  而孔明,他在内政的一些方面虽不如陈洺,但也弱不了太多,而且他强在大局规划!

  “你后头写一份详细的计划出来,和陈洺萧钰他们商量一下细节吧。”赵庆开口,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将制造业重心放到北山郡没问题,但军械工坊要留下一部分在澜湖郡内。”

  这是防止战争时期,北山郡沦陷,大楚内部陷入无军械使用的窘迫处境。

  “诺!”孔明领命,随后转身离去。

  至于金泽军的处理方式,自然是趁早解决。

  望着孔明的背影,赵庆不禁心中感叹诸葛亮将星之强。

  当个外交司司主的确有些屈才,就连孔明的词条效果都没触动。

  但要是直接把陈洺换下来也不妥当。

  虽不会引起这些死忠的臣子反抗他,但消极怠工可是有可能的。

  辛辛苦苦爬上高位,并且做出一番政绩,结果被一个新人毫不讲理换下来,换谁都有怨气。

  或许可以改变一下如今的体系,弄一个轮班制度出来。

  反正在系统的帮助下,这些人的寿命几乎长生,让首辅的位置流动起来,要是做的好可以连任!

  这样想倒是打开了赵庆的思路。

  他还能搞一个一票否决权!然后内阁首辅以五年为任期,轮流坐庄!

  还可以让他们搞任期计划,五年结束后进行考核,若是成绩好就连任,若是成绩差就换人。

  而其他的内阁大臣也能参与到日常的运行中,想要加入内阁大臣也想要做出政绩,并且经过赵庆以及原有大臣同意!

  这样即激发了手下臣子的积极性,又能够物尽其用,而且还能防止有人独掌大权!

  唯一的问题就是,赵庆害怕时间久了以后诞生形式主义,为了政绩搞欺上瞒下那一套。

  想了想,赵庆大笔一勾,将御史台独自勾了出来。

  每次轮换内阁首辅的时候,将第二名、第三名任命御史左右承不就行了嘛!

  如此一来,手下败将就在对面监督着你,你还管不到他,谁敢留出尾巴让别人逮住?

  而落选的两人也会打起十二分精神,毕竟这可是报仇的机会...

  就算两人被人收买,还有他们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在,多重保险,别说赵庆在掌权,以后他想偷懒短时间内大楚都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