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刚才听到祖陵被毁,各时空的皇帝、皇子、亲王们不得不表现出一些悲痛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内心的悲痛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他们知道自己的王位不可能永远传下去,但眼前这些子孙后代的惨状,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种结局实在是太过惨烈,让人难以接受。

  尤其是洪武时空的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以及其他大臣们,此刻更是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无奈。他们深知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疼爱,如今看到这一幕,他们宁愿朱元璋此刻晕倒过去,也好过让他亲眼目睹自己的子孙们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

  如果朱元璋真的看到了这一切,恐怕他不仅会气得晕过去,甚至可能会被活活气死。而即使他死了,也很可能会从棺材里跳出来,砸烂自己的棺材板,以表达他对子孙后代命运的愤怒和不满。

  ********

  已经身在长安的秦王朱樉伫立在天幕之下良久,心中涌起无数感慨。他的目光穿越时光,仿佛看到了末代秦王朱存极在战火中的身影,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与绝望。朱樉深知,朱存极的命运并非偶然,而是那个动荡时代的必然产物。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如汹涌的浪潮般席卷而来,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已然动摇。朱存极身为秦王,面对这股强大的力量,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城池沦陷,他被俘后走向死亡。

  朱樉不禁反思起自己的命运。他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然而,他也明白,作为秦王,他肩负着守护家族荣耀、传承先辈意志的重任。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将朱存极的教训铭记于心,警示子孙后代,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

  在这一刻,朱樉的内心燃起了一团火焰。他决心要让秦王之名如李世民那样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成为家族的骄傲。他知道,这条路充满艰辛,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让家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吾深知,这乱世之中,百姓受苦,诸侯亦难以自保。朱华奎或许有其不足之处,但他毕竟是吾之子孙,其不幸遭遇,亦是吾家族之耻辱。只愿后世子孙能以史为鉴,奋发图强,莫再重蹈覆辙,让吾家族之荣光得以延续。”楚王朱桢站在天幕之下,看着末代楚王朱华奎全家之不幸,心中实感悲痛。

  尽管此时距离朱华奎的悲剧发生还有二百多年,但是身为楚王的朱桢却能够通过天幕目睹未来之事。他凝视着天空中的画面,眼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洪武十四年,年轻的朱桢尚未前往武昌就藩,但他早已立下了励精图治、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他深知作为一名诸侯王,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努力治理好自己的封地,保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然而,当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朱华奎遭到如此厄运时,心中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仿佛感受到了朱华奎一家人在江水中挣扎求救的绝望,那种无助的感觉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朱桢默默地叹了口气,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知道,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但是他希望后世的子孙们能够汲取教训,不断努力,让家族的荣光得以延续。

  在这一刻,朱桢意识到,即使身处不同时代,他与朱华奎之间依然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他决定将这份悲痛转化为动力,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天空中的画面渐渐消失,朱桢缓缓转过身,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他明白,未来的道路可能会充满挑战,但他愿意为了家族的荣耀和百姓的幸福而奋斗到底。

  *****

  除此之外,洪武的其他儿子都还小,有些甚至还没有出生,所以也少了那么多惊讶与悲痛。

  然而,已经就藩在太原的晋王却非常惊讶,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子孙的结局。要知道,太原位于西安和北京之间,如果李自成要攻打北京,肯定不会放过晋藩。

  但是,当他想到晋王一藩就有子孙五千多人时,心中的悲痛顿时减轻了许多。

  毕竟,相比于楚王一家被灭门,晋王府好歹还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一来,即使李自成真的打到了太原,也不至于像楚王一样全家无一幸免。想到这里,晋王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解说继续......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孙,还有很多后世的皇帝,他们的儿子除了一个继承皇位之外,其余儿子也按照朱元璋的祖制受封为亲王,这一次同样在劫难逃。

  赵王:封地彰德府,始封祖是明太宗之子朱高燧。末代赵王朱常清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李自成军队俘虏后下落不明。

  襄王:封地襄阳府,始封祖是明仁宗之子朱瞻墡。末代襄王朱常澄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陷襄阳,襄王朱翊铭战死。

  荆王:封地蕲州府,始封祖为 明仁宗之子朱瞻堈。末代荆王朱慈煏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末代荆王死。

  崇王:封地汝宁府,始封祖为明英宗之子朱见泽。末代崇王朱由樻 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汝宁,俘虏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阳伯。崇王不从,被杀。

  荣王:封地常德府,始封祖为明宪宗之子朱佑枢。末代荣王朱慈炤明末,张献忠入湖南,末代荣王朱慈炤和母亲姚氏逃走,不知所终。

  瑞王:封地汉中府,始封祖为明神宗之子朱常浩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重庆,朱常浩被俘,死。

  惠王:封地荆州府,始封祖为明神宗之子朱常润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攻长沙,朱常润逃亡后皈依佛门,但仍然于顺治三年在北京的菜市口被杀,和朱常润一起被杀的还有潞王朱常淓、弘光帝朱由崧、末代衡王朱由棷、末代周王第五子朱绍烿等十一人。

  ............

  这还不包括人数更多的君王、将军以及没有封号的宗室子孙们,万历年间曾经统计的数十万朱明皇室子孙,仅仅在几年间,就消失不见了,甚至在几十年后,统一天下的清朝皇帝想找一个朱明皇室后人都很困难。

  他们原本享受着荣华富贵,生活在高墙深院之中,但随着起义军的逼近,他们的世界开始崩塌。有的亲王试图抵抗,但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往往无力回天;有的亲王选择逃跑,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起义军的追捕。他们曾经拥有的权力、财富和地位,如今都化为乌有。】

  ******

  “高燧一脉可惜了,就不知道高煦后代如何?”

  由于这个天幕是解说南明痛史,所以还是燕王的朱棣在北平并不知道才两岁的高煦如何,是幼年夭折,还是受封为王,他目前只有这高炽与高煦两个儿子,至于那个所谓赵王要明年才能出生,他完全是猜测这同样应该是自己的徐王妃妙云所生之子。

  至于襄王朱瞻墡、荆王朱瞻堈这两个孙子,朱棣更来不及关心了,甚至连他们的父亲朱高炽也才不过四岁而已。此刻的朱棣,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如何稳定自己的地位,如何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上......

  *****

  “常浩、常润……呜呜……”已经深受福王朱常洵被做成了福?宴和朱由崧在位不到一年就被俘的双重打击,一直在强装坚强的万历皇帝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在天幕下放声大哭。他的两个儿子,朱常浩和朱常润,命运多舛,令人同情,他们的后代甚至未能传承下去,要么被杀,要么失踪,这对一个父亲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一时间,大明朱元璋以后的皇帝们纷纷陷入了悲痛之中,为自己的后代痛哭流涕。其中,明宪宗最为伤心,他的儿子众多,所以也最为担心。而孝宗、武宗和嘉靖则因为自己要么没有儿子,要么儿子太少而感到悲哀。他们哭泣着,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孝宗在位期间,虽然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但却始终未能生育出足够多的子嗣,甚至最后连孙子都没有,导致皇位旁落。

  武宗更是历经坎坷,虽然一直在努力,但却未能改变无子的命运。

  嘉靖虽然生了九个儿子,但活下来的却只有两个,除了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皇位,另一个封王的儿子年仅二十九岁就死了,当然也就不用担心子孙后代的事儿了。

  然而天幕却没有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