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江阴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这是南明江阴典吏阎应元的绝命诗。
典吏,这个不入流的九品小官,却成为了历史转折点中的关键人物。
弘光元年(1645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江阴这座小城也未能幸免。当清兵如潮水般涌来,城池沦陷,人们的命运陷入了黑暗。
清知县方亨到任后,他颁布了剃发令,其中那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让人心寒。方亨叫来书吏将府文写成布告张贴,而这位书吏心中充满了义愤,他毅然决然地将笔扔到地上,大声说道:“就死也罢!”这句怒吼如同惊雷,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市,引发了民众的愤怒和反抗情绪。
方亨见士民们坚决不从,心中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会因此受到责罚,便悄悄向常州府秘密禀报,请求上司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并扬言要“多杀树威”。当江阴百姓抗清的消息传出后,清常州知府宗灏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出三百名兵丁前往镇压,但他们在闰六月初五被江阴义民击败并歼灭于秦望山下。与此同时,清朝任命的县令方亨和城内那些企图投敌的奸细也被处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阴形势变得愈发严峻。陈明遇虽然忠诚勇敢,但他意识到自己在军事组织方面能力有限,无法应对当前的危机。在这关键时刻,他想到了曾经担任过典史的阎应元。阎应元不仅智勇双全,而且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陈明遇认为,只有让阎应元来领导守城,才能更好地抵御清军的进攻。于是,他决定推荐赋闲在家的阎应元接替自己,负责指挥守城战斗。
七月初九,阎应元率领着江阴城祝塘镇的六百个年轻人,手持武器进入城中。他们路过七里庙的时候,在墙壁上题下诗句,以表达自己与城池共存亡、坚决抵抗到底的决心。
进入城中之后,阎应元马上将整个城市的户籍按照成年男子、老年和幼年详细调查,挑选出强壮有力的男子组织成民兵,分班轮流登上城墙守卫。】
已经从晕昏迷中清醒过来的朱元璋,尽管身体依旧虚弱,但他仍强撑着继续观看天幕之中的解说。当他看到阎应元的英勇事迹时,不禁心生敬佩,忍不住称赞起这个芝麻小官儿来:
“好一个阎应元!朕观此人,实乃忠勇之士也!他进入城中后,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详查户籍,挑拣壮丁组织民兵,分班轮守城墙。这种部署充分展现了他的智谋和果敢。每个城垛安排十个人,按时换班,这显示出他的严谨和有序。武举人王公略、汪把总、陈明遇等人各司其职,而阎应元亲自镇守北门,更是彰显了他的担当和勇气。他与陈明遇共同承担巡查四门的责任,对过往行人严格盘问,清除奸细,这些都是保卫城池的关键举措。这样的人,朕非常欣赏!如果我朝能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忠臣良将,何愁天下不能安定!阎应元,真是国家的栋梁啊!”
【阎应元和城里的绅士、百姓商议说:“如今形势紧张,我们需要尽快解决兵器和粮草的供应问题。我建议委托擅长财务管理的人士来负责这项工作,他们可以将城内公家和私人收藏的物资分类征集,并进行统一调配使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当前的危机。”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提议。
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城中的各项工作迅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开展。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件物品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坚守城池的同时,江阴开始向四方请求援助。黄蜚和吴之葵带领军队到达太湖,却遭遇了清贝勒博洛率领的大军,两人最终兵败被俘。海寇顾三麻子因为对阎应元的敬佩之情,率领船队前来支援,但经过三天的苦战也宣告失败,最后扬帆离去。
外援部队屡次战败,江阴城逐渐变成了一座孤城。尽管如此,刘良佐仍然心有余悸,不敢再次发动攻城,只是用火炮攻击北城,整夜不停歇。】
*****
“看来关宁军要建设好,不能光注重军功,还要注重军官们的品德啊。”袁崇焕坐在马车里,心中暗自思忖着。
尽管他已经知道自己末来的命运,但袁崇焕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仍然是踌躇满志,充满信心地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追求更高的成就。他立志要像岳飞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然而,面对关宁军将领们的大批投降,袁崇焕不禁陷入了深思。这些将领们本应是国家的守护者,但他们却选择了背叛和投降,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如何领兵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军官们的品德和忠诚度,才能确保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
祖大寿,这位出身于辽东将门的将领,此刻正率领着部队撤退至锦州和宁远之间。他凝视着天幕上的解说,目睹着包括自己在内的关宁军一次次向清军投降,最终竟成了清军入关的先锋。他心中既感到痛苦,又对未来充满迷茫。
作为一名军人,尽管年近半百,但他绝不愿意自己的晚年名誉受损。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困境,他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吴襄身上,吴襄正是那位现在才年仅11岁的吴三桂的父亲。
祖大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思考未来的道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需要做出决定,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荣誉和生存。
【豫亲王多铎得知江阴久攻不下的消息后,怒不可遏。他首先派遣恭顺王孔有德率领所属部队协助攻城,随后又派贝勒博洛和贝勒尼堪率领满洲军队并携带红衣大炮前往支援。贝勒博洛平定松江之后,统领二十万大军抵达江阴城下。他觉得刘良佐曾经担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却连一座小小的江阴县城都攻不下来,简直就是废物。因此,他狠狠地责罚了刘良佐。
贝勒博洛登上高处观察江阴城的防御情况后,对部下说:“这座城像一条船,南头北尾,如果攻打南北两端,必定难以攻破。只有攻击中间部分,才能取得胜利。”他下令将带兵救援的黄蜚和吴之葵绑到城下,并要求他们写信劝降。黄蜚回答说:“我在城中并无熟人,写了劝降信又有什么用呢?”吴之葵泪流满面,抬头劝说阎应元投降,言辞悲哀恳切。阎应元怒斥道:“大臣被俘,应当迅速就义,何必啰嗦不停!”吴之葵再次叩头哭泣,黄蜚则沉默不语。
博洛眼见阎应元意志坚定,无法动摇,便发动了总攻。他分派军队首先切断各镇的救援部队,并将火炮装在竹笼里,鼓吹着向前推进。炮手们身披红色彩带,限定在三天内攻破城池。从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七日,清兵轮番不停地攻打城池,但阎应元指挥着城中军民奋力抵抗,浴血奋战,最终保住了江阴城池。
博洛长时间进攻却未能攻克城池,心中十分焦急。于是,他派人前来劝降,声称只要拔掉大明中兴的旗帜,在四个城门挂上大清的旗帜,只杀掉几个为首的人,其余的人一概不追究责任,即使不剃头发,他们也会撤军。阎应元看穿了博洛的缓兵之计,说道:“只杀我一个人?我并没有罪过,凭什么要杀我!”双方商议未决,劝降无果。
博洛又提出只要在四座城墙上竖起大清的旗帜四面,他们就会立刻退兵。阎应元知道这其中必然有诈,仍然不予理会。
在经历了多次进攻失败之后,清军决定改变战术。他们开始对江阴城实施围困,并持续不断地进行炮轰,希望通过饥饿和恐惧来摧毁守城军民的意志。与此同时,清军还利用那些投降归顺的明朝官员和士兵,向城内散播谣言和诱人的条件,企图破坏江阴城的抵抗力量。此外,清军还对江阴城周边的村庄和居民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和掠夺,以展示其威慑力并进行报复。
然而,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江阴城的守军依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他们毫不畏惧清军的威胁和诱惑,坚决不屈服于城内的困境和艰辛。他们誓言要保卫江阴城,与清军奋战到底。
清军对江阴城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凶猛而持久。这场战争始于1645年7月1日,终于8月21日,整整持续了八十一日。在这段时间里,清军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了二十四万大军,全力以赴地攻打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
起初,清军派出了刘良佐率领的降军,但这支军队并未取得明显进展。随着时间推移,清军不断加强攻势,出动了众多名将,包括多铎、博洛、孔有德等。这些将领都是清朝的精英,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此外,还带来了大量的火炮和火器。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江阴城的守军毫不畏惧,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充分利用城墙、炮台、暗道、地雷、火药等防御工事,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火战。每一次清军的进攻都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守城军民们用生命扞卫着家园,给清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最终,在公元1645年8月21日这一天,清军成功攻破了江阴城这座坚固的堡垒。在城池沦陷之后,清军展现出了极度的残暴与无情,对江阴城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这场屠杀导致城内十万守军和平民惨遭杀害,成为历史上着名的\"江阴九九之祸\"。
江阴城的三位杰出领袖(史称江阴三公):陈明遇、阎应元和冯厚敦,宁死不屈、英勇就义,被斩首示众,首级随后被清军送往南京,并高悬于城门之上,作为对其他反抗者的警告。
然而,尽管他们的生命已经消逝,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的灵魂将永远留在江阴城这片土地上。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被后世铭记和敬仰。自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江阴地区的民众始终保持着对清廷的抵制和不合作态度。他们拒绝担任清朝的官职,也不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在江阴为阎典史修建祠堂,才使得局面有所改观。】
****
万历四十六年的星空之下 ,北京通县的某个角落,一个名叫阎应元的少年静静地仰望着头顶璀璨的星空。他的目光穿越无尽的宇宙,看着天幕中传递而来的神秘信息。这些信息如同一颗颗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他内心深处的梦想和渴望。
阎应元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他坚信那些来自天幕的消息正是关于未来的自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勇前行,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这种对未来的期待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同时也激发了他无限的斗志。
****
与此同时,大明各个时空的江阴城内,人们纷纷抬头望向天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这些天来,他们从天幕中目睹了大明的覆灭,心中早已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此刻他们却看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他们熟悉的江阴县城上英勇奋战的身影,这让他们不禁感到自豪和欣慰。
“我的子孙们真是勇敢啊!”一位老人激动地说。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是啊,但他们面对的可是强大的敌人,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另一位年轻人担忧地说道。
“或许我们应该考虑离开这里,去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生活。”有人提议道。
这时,一位百岁老人缓缓开口道:“我从十三岁时就在天幕上看到了这一切,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次。我们子孙有我们子孙的事业,顾炎武不是说了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明如果真亡,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逃到那里也不是苟活于世。更何况,天幕已经预示了这一切,我相信总有人会末雨筹谋,将危险提前扼制在摇篮之中。”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明白,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危机,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典吏,这个不入流的九品小官,却成为了历史转折点中的关键人物。
弘光元年(1645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江阴这座小城也未能幸免。当清兵如潮水般涌来,城池沦陷,人们的命运陷入了黑暗。
清知县方亨到任后,他颁布了剃发令,其中那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让人心寒。方亨叫来书吏将府文写成布告张贴,而这位书吏心中充满了义愤,他毅然决然地将笔扔到地上,大声说道:“就死也罢!”这句怒吼如同惊雷,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市,引发了民众的愤怒和反抗情绪。
方亨见士民们坚决不从,心中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会因此受到责罚,便悄悄向常州府秘密禀报,请求上司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并扬言要“多杀树威”。当江阴百姓抗清的消息传出后,清常州知府宗灏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出三百名兵丁前往镇压,但他们在闰六月初五被江阴义民击败并歼灭于秦望山下。与此同时,清朝任命的县令方亨和城内那些企图投敌的奸细也被处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阴形势变得愈发严峻。陈明遇虽然忠诚勇敢,但他意识到自己在军事组织方面能力有限,无法应对当前的危机。在这关键时刻,他想到了曾经担任过典史的阎应元。阎应元不仅智勇双全,而且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陈明遇认为,只有让阎应元来领导守城,才能更好地抵御清军的进攻。于是,他决定推荐赋闲在家的阎应元接替自己,负责指挥守城战斗。
七月初九,阎应元率领着江阴城祝塘镇的六百个年轻人,手持武器进入城中。他们路过七里庙的时候,在墙壁上题下诗句,以表达自己与城池共存亡、坚决抵抗到底的决心。
进入城中之后,阎应元马上将整个城市的户籍按照成年男子、老年和幼年详细调查,挑选出强壮有力的男子组织成民兵,分班轮流登上城墙守卫。】
已经从晕昏迷中清醒过来的朱元璋,尽管身体依旧虚弱,但他仍强撑着继续观看天幕之中的解说。当他看到阎应元的英勇事迹时,不禁心生敬佩,忍不住称赞起这个芝麻小官儿来:
“好一个阎应元!朕观此人,实乃忠勇之士也!他进入城中后,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详查户籍,挑拣壮丁组织民兵,分班轮守城墙。这种部署充分展现了他的智谋和果敢。每个城垛安排十个人,按时换班,这显示出他的严谨和有序。武举人王公略、汪把总、陈明遇等人各司其职,而阎应元亲自镇守北门,更是彰显了他的担当和勇气。他与陈明遇共同承担巡查四门的责任,对过往行人严格盘问,清除奸细,这些都是保卫城池的关键举措。这样的人,朕非常欣赏!如果我朝能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忠臣良将,何愁天下不能安定!阎应元,真是国家的栋梁啊!”
【阎应元和城里的绅士、百姓商议说:“如今形势紧张,我们需要尽快解决兵器和粮草的供应问题。我建议委托擅长财务管理的人士来负责这项工作,他们可以将城内公家和私人收藏的物资分类征集,并进行统一调配使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当前的危机。”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提议。
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城中的各项工作迅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开展。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件物品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坚守城池的同时,江阴开始向四方请求援助。黄蜚和吴之葵带领军队到达太湖,却遭遇了清贝勒博洛率领的大军,两人最终兵败被俘。海寇顾三麻子因为对阎应元的敬佩之情,率领船队前来支援,但经过三天的苦战也宣告失败,最后扬帆离去。
外援部队屡次战败,江阴城逐渐变成了一座孤城。尽管如此,刘良佐仍然心有余悸,不敢再次发动攻城,只是用火炮攻击北城,整夜不停歇。】
*****
“看来关宁军要建设好,不能光注重军功,还要注重军官们的品德啊。”袁崇焕坐在马车里,心中暗自思忖着。
尽管他已经知道自己末来的命运,但袁崇焕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仍然是踌躇满志,充满信心地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追求更高的成就。他立志要像岳飞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然而,面对关宁军将领们的大批投降,袁崇焕不禁陷入了深思。这些将领们本应是国家的守护者,但他们却选择了背叛和投降,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如何领兵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军官们的品德和忠诚度,才能确保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
祖大寿,这位出身于辽东将门的将领,此刻正率领着部队撤退至锦州和宁远之间。他凝视着天幕上的解说,目睹着包括自己在内的关宁军一次次向清军投降,最终竟成了清军入关的先锋。他心中既感到痛苦,又对未来充满迷茫。
作为一名军人,尽管年近半百,但他绝不愿意自己的晚年名誉受损。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困境,他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吴襄身上,吴襄正是那位现在才年仅11岁的吴三桂的父亲。
祖大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思考未来的道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需要做出决定,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荣誉和生存。
【豫亲王多铎得知江阴久攻不下的消息后,怒不可遏。他首先派遣恭顺王孔有德率领所属部队协助攻城,随后又派贝勒博洛和贝勒尼堪率领满洲军队并携带红衣大炮前往支援。贝勒博洛平定松江之后,统领二十万大军抵达江阴城下。他觉得刘良佐曾经担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却连一座小小的江阴县城都攻不下来,简直就是废物。因此,他狠狠地责罚了刘良佐。
贝勒博洛登上高处观察江阴城的防御情况后,对部下说:“这座城像一条船,南头北尾,如果攻打南北两端,必定难以攻破。只有攻击中间部分,才能取得胜利。”他下令将带兵救援的黄蜚和吴之葵绑到城下,并要求他们写信劝降。黄蜚回答说:“我在城中并无熟人,写了劝降信又有什么用呢?”吴之葵泪流满面,抬头劝说阎应元投降,言辞悲哀恳切。阎应元怒斥道:“大臣被俘,应当迅速就义,何必啰嗦不停!”吴之葵再次叩头哭泣,黄蜚则沉默不语。
博洛眼见阎应元意志坚定,无法动摇,便发动了总攻。他分派军队首先切断各镇的救援部队,并将火炮装在竹笼里,鼓吹着向前推进。炮手们身披红色彩带,限定在三天内攻破城池。从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七日,清兵轮番不停地攻打城池,但阎应元指挥着城中军民奋力抵抗,浴血奋战,最终保住了江阴城池。
博洛长时间进攻却未能攻克城池,心中十分焦急。于是,他派人前来劝降,声称只要拔掉大明中兴的旗帜,在四个城门挂上大清的旗帜,只杀掉几个为首的人,其余的人一概不追究责任,即使不剃头发,他们也会撤军。阎应元看穿了博洛的缓兵之计,说道:“只杀我一个人?我并没有罪过,凭什么要杀我!”双方商议未决,劝降无果。
博洛又提出只要在四座城墙上竖起大清的旗帜四面,他们就会立刻退兵。阎应元知道这其中必然有诈,仍然不予理会。
在经历了多次进攻失败之后,清军决定改变战术。他们开始对江阴城实施围困,并持续不断地进行炮轰,希望通过饥饿和恐惧来摧毁守城军民的意志。与此同时,清军还利用那些投降归顺的明朝官员和士兵,向城内散播谣言和诱人的条件,企图破坏江阴城的抵抗力量。此外,清军还对江阴城周边的村庄和居民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和掠夺,以展示其威慑力并进行报复。
然而,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江阴城的守军依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他们毫不畏惧清军的威胁和诱惑,坚决不屈服于城内的困境和艰辛。他们誓言要保卫江阴城,与清军奋战到底。
清军对江阴城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凶猛而持久。这场战争始于1645年7月1日,终于8月21日,整整持续了八十一日。在这段时间里,清军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了二十四万大军,全力以赴地攻打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
起初,清军派出了刘良佐率领的降军,但这支军队并未取得明显进展。随着时间推移,清军不断加强攻势,出动了众多名将,包括多铎、博洛、孔有德等。这些将领都是清朝的精英,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此外,还带来了大量的火炮和火器。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江阴城的守军毫不畏惧,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充分利用城墙、炮台、暗道、地雷、火药等防御工事,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火战。每一次清军的进攻都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守城军民们用生命扞卫着家园,给清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最终,在公元1645年8月21日这一天,清军成功攻破了江阴城这座坚固的堡垒。在城池沦陷之后,清军展现出了极度的残暴与无情,对江阴城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这场屠杀导致城内十万守军和平民惨遭杀害,成为历史上着名的\"江阴九九之祸\"。
江阴城的三位杰出领袖(史称江阴三公):陈明遇、阎应元和冯厚敦,宁死不屈、英勇就义,被斩首示众,首级随后被清军送往南京,并高悬于城门之上,作为对其他反抗者的警告。
然而,尽管他们的生命已经消逝,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的灵魂将永远留在江阴城这片土地上。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被后世铭记和敬仰。自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江阴地区的民众始终保持着对清廷的抵制和不合作态度。他们拒绝担任清朝的官职,也不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在江阴为阎典史修建祠堂,才使得局面有所改观。】
****
万历四十六年的星空之下 ,北京通县的某个角落,一个名叫阎应元的少年静静地仰望着头顶璀璨的星空。他的目光穿越无尽的宇宙,看着天幕中传递而来的神秘信息。这些信息如同一颗颗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他内心深处的梦想和渴望。
阎应元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他坚信那些来自天幕的消息正是关于未来的自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勇前行,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这种对未来的期待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同时也激发了他无限的斗志。
****
与此同时,大明各个时空的江阴城内,人们纷纷抬头望向天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这些天来,他们从天幕中目睹了大明的覆灭,心中早已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此刻他们却看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他们熟悉的江阴县城上英勇奋战的身影,这让他们不禁感到自豪和欣慰。
“我的子孙们真是勇敢啊!”一位老人激动地说。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是啊,但他们面对的可是强大的敌人,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另一位年轻人担忧地说道。
“或许我们应该考虑离开这里,去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生活。”有人提议道。
这时,一位百岁老人缓缓开口道:“我从十三岁时就在天幕上看到了这一切,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次。我们子孙有我们子孙的事业,顾炎武不是说了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明如果真亡,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逃到那里也不是苟活于世。更何况,天幕已经预示了这一切,我相信总有人会末雨筹谋,将危险提前扼制在摇篮之中。”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明白,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危机,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